電池正負極材料粒度測試儀在實際使用中可能因樣品特性、操作不當或設備老化出現各類問題,導致數據異常、重復性差或設備停機。掌握常見故障的診斷與解決方法,是確保電池正負極材料粒度測試儀持續精準工作的關鍵。

問題一:測試結果重復性差
多因樣品分散不均或系統不穩定:
檢查分散參數:確認超聲功率、時間、攪拌速度是否合適,避免過度團聚或破碎;
優化分散介質:選擇合適溶劑(如乙醇、異丙醇)與分散劑(如六偏磷酸鈉),改善潤濕性;
確保濃度適中:遮光度控制在10%-20%,過高導致多重散射,過低信噪比不足;
清潔系統:殘留物影響背景信號,沖洗樣品池與管路。
問題二:粒徑結果偏大
表明顆粒未充分解聚:
增強分散:提高超聲功率或延長超聲時間(注意避免納米材料破碎);
改進潤濕:添加表面活性劑,促進粉末浸潤;
干法測試優化:增加分散氣壓,確保進樣均勻,避免“脈沖式”噴粉。
問題三:粒徑結果偏小
可能為過度破碎或雜質干擾:
降低超聲強度:對軟質材料(如石墨)避免高強度超聲;
過濾大顆粒:測試前用篩網去除機械雜質或未研磨顆粒;
檢查標準樣:用已知粒徑的標準微球驗證系統準確性。
問題四:系統堵塞或流量異常
濕法系統:
立即停機,反向沖洗或拆解疏通;
檢查泵葉輪是否卡死,更換磨損密封圈;
干法系統:
用壓縮空氣吹掃進樣管與噴嘴;
清理分散盤積粉,檢查氣源壓力是否達標。
問題五:背景信號異常或激光報警
清潔光學窗:用鏡頭紙蘸無水乙醇擦拭激光發射與接收窗口;
檢查激光器:確認電源正常,激光強度是否衰減(軟件顯示值過低);
排除氣泡:濕法測試中若管路有氣泡,排空后重新進樣。